核心提示:帕金森氏病又名震颤麻痹,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脑基底节等部位缺少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减少后,与其对抗的另一种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相对增多,功能过强,就造成四肢收缩与放松关...
帕金森氏病又名震颤麻痹,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脑基底节等部位缺少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减少后,与其对抗的另一种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相对增多,功能过强,就造成四肢收缩与放松关节的肌肉不协调,手脚不灵活,动作不协调。故民间将本病称之为“抖抖病”。
目前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西药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抗乙酰胆碱药,常用的如安坦;一类为补充多巴胺,常用为左旋多巴及其它复方多巴制剂如美多巴等。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常将此病分为四型来辨证施治,从而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肝肾阴虚型 证见肢体震颤,肌强直,动作不协调,头晕目眩,易怒,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干舌燥,五心烦躁,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弦细或弦细数。治以滋补肝肾,潜阳熄风,方选一贯煎合大补阴丸加减。药以龟板、熟地、沙参、麦冬、枸杞子、当归等滋水育阴,知母、黄柏等清降虚火,酌加钩藤、牡蛎、龙骨等平肝熄风。
2.气血亏虚型 证见肢体震颤,动作困难,面色无华,精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体胖,边有齿印,脉沉细弱。治以益气养血,熄风止颤,方选八珍汤加减。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益气,白芍、熟地、当归、川芎等养血,加入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平肝熄风药治之。
3.气滞血瘀型 证见手足震颤,动作减少,屈伸不利,躯干肢体疼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显露,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涩。治以理气活血,通络熄风,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丹参、木香、乌药等理气活血,以及毛冬青、郁金、牡丹皮等治之。
4.痰湿阻络型 证见四肢震颤,手不能持物,动作迟缓,胸闷不适,口角流涎,或咯痰,舌胖大,苔厚腻,或白或黄,脉滑或滑数。治以豁痰除湿,熄风止颤,方选导痰汤加减。以陈皮、半夏、茯苓、枳壳、胆南星、白术等豁痰除湿,天麻、钩藤、石决明等熄风止颤。若痰湿化热则加清热化痰之贝母、瓜蒌、天竺黄、前胡等药治之。